蜂疗课堂
蜂毒为啥比黄金还珍贵
众所周知:蜂针疗法的核心功效就是蜂毒成份在起作用。蜂毒究竟是什么?都有哪些作用?下面跟着小编一起走进蜂毒世界……!
认识蜂毒
蜂毒(apitoxin)味辛、苦,性平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、通经活络、祛风散寒的功效。它是一种透明液体,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,呈酸性反应,pH为5.0~5.5,比重为1.1313。在常温下很快就挥发干燥至原来液体重量的30%~40%,这种挥发物的成分至少含有12 种以上的可用气相分析鉴定的成份,包括以乙酸异戊酯为主的报警激素,由于它在采集和精制过程中极易散失,因而通常在述及蜂毒的化学成分时被忽略。
蜂毒极易溶于水、甘油和酸,不溶于酒精。在严格密封的条件下,即使在常温下,也能保存蜂毒的活性数年不变。和绝大多数的动物源性的毒性物质一样,蜂毒疗法在治疗量上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,一些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,又可能再次出现过敏反应。因此,利用蜂毒疗法治疗疾病并没有完全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。
蜂毒成份
蜂毒主要包括:多肽类[蜂毒肽(melit-tin)、原蜂毒肽(promelittin)、蜂毒明肽(apamin)、MCD-多肽等]、活性酶类[磷脂酶A2(phospholipase,PLA2)、透明质酸酶(hyaluronidase)、酸(碱)磷酸酶等],此外还有组胺、胆碱、甘油、氨基酸等。
蜂毒肽又称溶血肽,是蜂毒中最主要的成份,约占干重50%。由于可以与生物膜相互作用,引起其一系列变化,从而表现出强溶血性。同时,蜂毒肽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抗炎活性最强的物质之一,其抗炎活性是氢化可的松的100倍,对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是吲哚美辛的70倍。
蜂毒的研究与应用
美国、韩国及土耳其的研究人员在该领域做了较多的相关动物实验研究,积累了蜂毒肽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的大量经验,而国内在该领域的专门研究则相对较少。
为了探索不同部位、不同剂量和不同条件下,蜂毒肽对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的调节,Yalcin等用10年时间陆续做了多项蜂毒肽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,发表了多篇文献报道,在这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。他发现,予血压正常、清醒的大鼠中枢脑室内注射-46619(TXA2类似物)后可诱发升压反应。蜂毒肽能提高疼痛阈,降低人体对于疼痛的敏感性,因此具有较高镇痛作用;临床上可用于三叉神经痛、坐骨神经痛、偏头痛等痛症。此外,蜂毒肽还在抗癌、抗菌和抗辐射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。
占蜂毒干重2%~3%的蜂毒明肽,是蜂毒中第二个重要的多肽。蜂毒明肽可以通过血脑屏障,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,是一种很强的神经毒素。但低浓度的蜂毒明肽可以通过调节肾上腺素的释放,增加学习和记忆功能,并能增强下丘脑的去甲肾上腺素、5-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含量,改善心功能,进而预防全身性心血管衰竭等疾病。占蜂毒干重的8%~12%的磷脂酶A2,是蜜蜂蜂毒的主要活性成份和过敏原。它能使卵磷脂分解成溶血卵磷脂,后者可导致细胞溶解,故又被称为“间接的溶血毒素”,能与蜂毒肽协同作用,产生强溶血活性,促使红细胞溶解。
另外,磷脂酶A2也可明显增加血浆组胺浓度,通过组胺的释放,从而改变外周阻力,能降低血压,而且对心肌炎、心律不齐、下肢静脉曲张、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。
占蜂毒干重2%~3%的透明质酸,是动物性毒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酶类,生物活性很强,无直接毒性,能促使其它的蜂毒成分在局部组织间渗透及扩散,所以又被称为蜂毒的“扩散因子”。
其能促进皮下输液,可使局部积聚的渗出液或血液等加速扩散而有利于吸收,也有消除水肿和血肿的作用,所以在临床上可用作药物扩散剂。
蜂毒功效
综上所述,蜂毒具有促进新陈代谢、促进机体抗病功能、抗炎抗菌、抗辐射、免疫、调节作用。临床医学上常用来治疗风湿、关节炎、肌炎、神经痛、哮喘、高血压、肿瘤等疾病。
官 方 报 名 入 口
扫 码 立 刻 线 上 报 名
微信手机:13811263153
申 请 联 合 发 起 人 扫 码
Tel:13811263153
Email:120@39fengliao.com